婚姻的真實樣貌常被形容為:「開燈時像兄弟,關燈後才是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夫妻是彼此無可替代的夥伴。作為精神和生活上的依靠,許多夫妻因為工作上的疲憊或身體上的問題,過著無性生活的婚姻。現今的夫妻,如果只靠精神交流而缺乏性生活,那麼他們又是靠什麼來維繫婚姻的呢?
為了孩子,許多夫妻選擇將就著過日子。孩子如果在沒有父母完整陪伴的環境下成長,內心可能會受到創傷。即便重新組建家庭,內心仍難免有遺憾,就如俗話所說:「半路夫妻,永遠是賊」,這樣的愛可能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最讓人心寒的是:「一個家庭若只有形式,卻缺乏靈魂,那麼親情也無法真正維繫,無論缺少誰,孩子的人生都會是不完整的。」
父母的存在,讓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愛與溫暖。一個完整的家,需要父母共同努力經營,因為孩子永遠是無辜的。據統計,許多婚姻在有了孩子後,性生活變得只是例行公事。正如一句話所說:「愛你的人或許是情人,但真正理解你的人才是夥伴。柴米油鹽的生活早已不再是浪漫的愛情,現實生活也不能只在床上解決。」
婚姻就是生活,而生活的意義在於它本身。許多人不願輕易離婚,選擇維持表面上的幸福,大多是因為考慮到孩子的福祉。為了責任而堅守婚姻,事實上,婚姻並不是什麼避風港,只是到了適婚年齡,不違背父母的意願而選擇結婚,彼此承擔婚姻的責任,卻未必與愛情有關!
有個朋友曾說過:「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因為年齡到了,在家人的催促下找了個對象,準備半年後結婚,完全是順從家人,自己並沒有很大的意願,感情完全靠婚後培養。」這樣的婚姻看似美好,卻像是兩個熟悉的陌生人,連牽手、擁抱都很少,更別提性生活了。即便沒有甜蜜和溫情,但對他們而言,或許責任、父母和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婚後的默契夥伴,即使沒有性生活,雙方仍為了家庭而努力,各司其職,彼此尊重,生活還算平穩,勉強過得去。為了伴侶而擔當責任,當我們深愛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想給予對方最好的陪伴。我們應該感謝那些陪伴我們的人,不做對不起伴侶的事。或許有一天,愛情會轉變為親情,但我們依然珍惜這樣的生活。
儘管生活中充滿瑣事,性生活不多,但彼此的默契讓我們不需要多言,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的心意。婚姻的價值並非僅僅存在於床上,作為伴侶,我們需要深深信任對方,疲憊的生活需要一個理解我們的愛人。
周國平在《婚姻與愛情》中提到:「性是肉體生活,遵循快樂原則。愛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則。婚姻是社會生活,遵循現實原則。」婚姻的真諦在於,將這三者在伴侶身上統一起來,融入未來的生活。然而,婚姻長久的秘訣不僅僅是愛情,更是陪伴、責任和彼此並肩作戰。即使是無性生活的婚姻,也並非那麼可怕。
婚後的相守更需要兩個人的默契,這種默契比靈魂伴侶還要深刻。保持適當的距離,為了家庭、責任和愛而共同努力,婚姻才能長久。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