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家暴的分界線只有兩種:零次和無數次。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因為在眾多家暴諮詢中,我們見到的往往是那些遭受無數次暴力的受害者。
遭遇家暴的女性無疑是可憐的。無論她們是否符合「好妻子」的標準,男人都不應該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曾經有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家暴的男人不配擁有妻子。」那些曾經受過家暴的女性,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經濟不獨立
經濟不獨立是女性難以擺脫家暴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缺乏經濟自主,她們在家中缺乏話語權,地位低下。當遭受暴力時,她們只能默默忍受,無法離開施暴者,擔心離婚後的生活無法維持。長期做家庭主婦,也使她們對外界的職場環境感到陌生,難以迅速適應。
性格懦弱
一些女性天生性格柔弱,遇到問題不敢外露,害怕遭受更嚴重的報復,擔心「家醜」被人談論會對自己造成不利影響。儘管古語有云「家醜不可外揚」,但這種沉默往往只會讓施暴者更加肆無忌憚,暴力行為可能會因此加劇。
為了孩子
有些女性即使遭遇家暴,仍選擇為了孩子而忍耐。然而,這種犧牲不僅無法帶來自己的幸福,孩子也無法感受到家庭的愛。能對妻子施暴的男人,不會是個好丈夫,也不會是好爸爸。長期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受到心理上的嚴重影響,可能會認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對女生產生偏見,甚至在未來的感情中走向極端。
缺乏知識與法律意識
有些女性在遭受家暴後想要反抗,但因為不了解法律,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她們可能沒有受過正式教育,對法律一無所知,往往感到無助,擔心告訴別人會丟臉,或不知如何啟動法律程序。
多次婚史或年齡較大
年輕女性可能在遭遇家暴後選擇反抗並離婚,因為她們還有對未來的憧憬。然而,年長的女性則可能因為擔心離婚後的生活困難,以及其他家庭和經濟問題,難以做出果斷的決定。她們可能忍耐一輩子,或者在忍無可忍後,最終不得不面對更嚴重的後果。
耳根軟,感性大於理性
一些女性在施暴後會被施暴者的道歉和保證所打動,這種「打一巴掌給一個棗」的策略對於感性、耳根軟的女性特別有效。她們可能會原諒施暴者,認為這一次的暴力行為是意外,但這樣的原諒往往只會讓暴力行為更加頻繁和嚴重。
因此,當前的女性需要學會精神和經濟上的獨立。這樣,即使遇到不幸,她們也能夠自主應對。此外,當遭受傷害時,應及時尋求幫助或報警,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安全,並維護自己的權益。
無論男女,為了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當出現任何跡象時,應立即尋求幫助。許多權威機構提供24小時免費諮詢服務,幫助您脫離不幸的婚姻、擺脫恐怖情人,並提供法律諮詢與相關服務。
不要害怕,只要您需要,我們永遠在這裡。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