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總統選舉期間的政治獻金申報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報導,柯文哲的選舉活動中,涉及的政治獻金中高達1300萬元疑似流入了由團隊關係人經營的「木可公關有限公司」。
隨著事態發展,承辦過民眾黨造勢活動的尼奧和時樂兩家公司公開聲明,指出雖然柯文哲申報時提及了他們名下共916萬元的發票,但實際上這些公司並未處理過這些款項或開具相關發票。
這樣的情況引發疑問:未曾開具的發票如何在記帳時被計入競選支出?競選團隊表示,這是由會計師進行「帳務調節」的結果,然而簽證會計師隨後對此反駁。
《政治獻金法》規定的申報流程
選舉活動需要大量資金,無論是廣告看板、傳單印刷還是紀念品製作,候選人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支持者的捐款。然而,選民常常質疑這些捐款是否真正用於選舉,或者是否候選人會私吞部分款項。
為了透明化政治獻金的使用,2004年制定了《政治獻金法》。根據法律,候選人必須向監察院申報所有政治獻金的收入和支出,並提交會計報告書,報告書需經會計師簽證確認。監察院會將會計報告書公開,讓公眾檢視,確保候選人負起政治責任。
監察院的系統會自動生成捐贈收據,並要求逐筆收支登錄於系統中,公眾可在監察院的查詢平台上查閱候選人的捐款信息。此外,《政治獻金法》第23條第1項規定,政治獻金只能用於當選後的公務、捐贈給政黨或公益團體,或者再次參選。如果四年內未使用完,則必須繳回國庫。
為何未開具的發票成為支出?
此事件引發會計界的廣泛關注。會計師的工作之一就是簽證確認報表的真實性。理論上,編製會計報表需依賴日常記帳,而記帳需有有效的原始憑證,如發票或收據。然而,即使有憑證,是否真實仍需進一步確認。
此次爭議中,尼奧和時樂公司聲稱未收到款項,自然未開具相關發票。民眾黨方面表示,單據交由會計師事務所處理,但因時間緊迫,會計師選擇了「帳務調節」的方式,導致漏報或誤報款項。為了讓帳目看似合理,會計師可能將支出以「尼奧、時樂與木可」三家公司名義申報。
這一做法引發了對會計師簽證真實性的質疑,端木正會計師隨後發出聲明反駁。2024年8月14日,民眾黨對端木正會計師提起「業務登載不實」的刑事告訴,事實仍在調查中。
帳務調節的問題
在討論帳務調節之前,需了解記帳流程。通常,業主先取得憑證,進行初步記帳,然後交由事務所彙整帳簿或製作報表。簽證會計師的角色是確認會計報告書與憑證是否一致。
帳務不平的問題通常指帳目與銀行餘額不一致。適當的做法是查明記錯的地方,而不是隨意將缺少的帳項記到某家公司名下。在本次爭議中,916萬元的支出來源不明。
如果發票造假,會計師未必知情;反之,若公司聲稱未收到款項,則表示原始憑證可能不存在。這樣會產生以下問題:
- 登載的原始憑證來源何在?是否存在未開具的憑證卻被登記?
- 民眾黨聲稱的漏列發票總額為1817萬元,但與916萬元的數字是否對得上?
最終,木可公關有限公司開立的1300萬發票為「權利金」,但是否真的有相關業務服務,仍待驗證。
總結
木可公司的帳務問題在於發票的真實性及提供的服務。而政治獻金申報問題則涉及是否以尼奧、時樂名義開出的916萬發票真實。截止目前,木可公司負責人李文娟及簽證會計師端木正已接受調查,未來的真相或需待偵查結果揭曉。


Leave A Comment